秦腔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,形成于秦,精進于漢,昌明于唐,完整于元,成熟于明,廣播于清,幾經衍變,蔚為大觀。秦腔是中華民族華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,是中國戲曲的一個重要劇種。由于它孕育于秦地,所傳承的自然是秦文化的結晶。集中體現了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生機。秦腔吸納各方藝術形式,演繹多種故事情節,成為“漢唐雄風”的載體,最終成為中國古代華夏精神的集中體現和象征。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1924年來西安看了秦腔后,親筆題了四個字“古調獨彈”,贈予西安易俗社。
2018年2月11日,雖臨近春節,卻絲毫也不能影響廣大戲迷朋友們聽戲的熱情。這天,和往常一樣,西安易俗社大劇院內座無虛席,臺上的精彩表演引得臺下觀眾們紛紛叫好。陜保中心駐西安易俗社大劇院分隊長楊文廣,也同往常一樣聽著秦腔巡著邏。當巡邏至三樓時,忽然接到接到監控室李巖同志的火警信息,說是三樓北空調機房處起火,楊文廣立即叫上當時正在值班保安員王強前去查看,打開空調機房門后,火已經從配電柜內冒了出來,兩人迅速用滅火器進行滅火,火勢得到有效控制后,這時監控室李巖和電工韓師、于昌等同志先后趕來,將火完全撲滅,為易俗社挽回不可估量的損失。事后楊文廣講到,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,消防責任大于天,也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,學習消防知識及技能,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,為甲方單位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該事件發生后,受到易俗社的各位領導的高度重視,特別于2月15日召開會議,表彰了參與這次救火行動的隊員,并給予現金獎勵,并號召其他隊員及工作人員學習這種敬業奉獻的精神,隨后,又于2月24日向楊文廣所在的保安分隊贈送了一面錦旗,以茲鼓勵。
|